憂鬱症怎麼辦?醫生解析症狀與最新非藥物治療選擇
作者:洪敬倫 醫師
憂鬱症發作有哪些症狀?
每個人的憂鬱症狀都不盡相同,但通常可以在下列四組症狀找到:
情緖症狀:
心情持續低落,煩躁,易恕,或是起伏很大,跟過往經驗過的壞心情都不一樣。有的人也伴隨恐慌,焦慮感。對很多事情都興趣缺缺,提不起勁,沒樂趣,沒感覺。
思考症狀:
強烈的負面思考,缺乏自信,小事也猶豫不決。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思考組織能力退化。強烈的罪惡感,無望感,什麼都沒有意義。出現活著很累,很痛苦,自我了斷的想法(很多人會被自己的自殺意念嚇到,覺得自己怎麼會這麼想)。
動力症狀:
睡不著或睡太多,吃不下或吃太多,異常疲倦,不想動,不想出門,甚至整天躺床。性慾缺缺,甚至性功能出現障礙。
身體症狀:
憂鬱症的身體毛病五花八門。查不出原因的胸悶,心悸,腸胃不適,各處疼痛,四肢無力,手麻腳麻等。(您可能會想看:憂鬱症線上篩檢)
如何診斷憂鬱症?
簡單來說,如果您每天從早到晚,持續兩個禮拜以上心情都非常低落,或是對大部份事情都提不起勁,加上4個以上的思考或動力症狀,造成日常生活功能的下降,就可能是憂鬱症上身囉!
要正確診斷憂鬱症,必須由精神科醫師根據國際通用的診斷標準,包括美國精神學會的DSM診斷與統計手冊,或世界衛生組織的ICD國際疾病診斷標準,對照您的病史後作出診斷。很多朋友會認為為什麼醫師問一問就能確診我有憂鬱症,一點都不客觀。其實,醫師會參考您的症狀表現,發病過程與家族病史,做出綜合判斷,通常也不是第一次就能百分之百確診,需要觀察一段時間。
如何治療憂鬱症?
過往的憂鬱症治療大致有兩種方法:
藥物治療:
也就是服用抗鬱劑。這類藥物會提升血清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等憂鬱症發作時特別缺乏的神經傳導物質。服藥第一週會產生不少副作用,例如反胃,頭痛,心悸等,很多患者無法忍受,但撐過第一週就會適應。抗鬱劑的效果通常需兩週才會開始出現,6-8週療效才會完全發揮。
心理治療:
請注意,憂鬱症的心理治療不是傾聽,也不是聊天。經實證研究有效的心理治療有三種:
認知行為治療:
分析與憂鬱症相關的想法與行為,藉由調整想法,改變行為來改善憂鬱症
人際關係治療:
處理造成憂鬱症的人際互動因素,例如失落,衝突,角色轉換等,協助患者適應新的關係狀態
正念認知治療:
運用呼吸與靜坐等方法幫助患者與負面情緒和平相處,並利用身體覺察穩定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療通常是每週一次,每次50分鐘,至少需要6-12次的療程才能有具體作用。(您可能會想看:為什麼要做心理諮商?)
憂鬱症是大腦疾病
21世紀腦神經科學的蓬勃發展,證實憂鬱症其實是大腦疾病,更精確的說,是腦細胞的「活性不足」與「溝通不良」所致。利用磁振造影技術(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可發現憂鬱症大腦皮質的「背外側前額葉」血流量降低,且與腦部深層掌管情緒的杏仁核連結不佳。過往抗鬱劑的作用,是改變血液中多巴胺,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濃度,從腦部基底改變憂鬱症狀。然而,由於血液會循環到全身,於是帶來全身性的副作用。如果能有一種治療能只作用在大腦皮質,作用在最精確的區域,就能更有效率地治療憂鬱症,又不會造成全身性副作用。
聽說台灣2018通過了一個新的rTMS腦刺激治療,我應該試試看嗎?
rTMS全名為「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中文翻譯為「經顱磁刺激」或「跨顱磁刺激」治療。由於腦細胞之間是用電流互相溝通,rTMS就利用強力的磁場去引發腦細胞的電流傳遞,進而活化大腦,改善憂鬱症狀。
rTMS早在2008年在美國已核准用於治療憂鬱症,10年來已累積了豐富病例資料,台灣在2018年也通過rTMS使用,為國人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相對於藥物是「全身性的生化治療」,rTMS則是「針對腦部的物理治療」。藥物對於憂鬱症的身體症狀改善較有效,rTMS則對於思考與動力症狀效果特別好,速度又較快。由於藥物是全身性作用,副作用較多,rTMS除了少數患者會頭痛外,沒有太大副作用。唯一要注意的是TMS有極小機率會誘發癲癇,須經醫師謹慎評估方可施行。
究竟誰應該考慮做TMS?
藥物副作用太過敏感,以致於無法服藥
藥物反應不好,換過2種以上藥物憂鬱症還是無法改善
以思考和動力症狀為主的憂鬱症
(您可能會想看:我該不該試試跨顱磁刺激治療(TMS)?)
聽說rTMS要自費,費用如何?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的建議收費標準,一次40分鐘的TMS治療,費用為5,000元,建議需含至少20次以上治療才能完成療效。
您不需掛號看診,我們將在營業時間儘快與您確認諮詢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