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抗鬱物質:EPA (Eicosapentaenoic Acid)含量充足的魚油

2019-11-24

作者:蘇冠賓教授


抗憂鬱藥物效果有極限

當代醫學對於一般的憂鬱症已經有許多相當有效的治療策略,其中包括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個別心理治療、傳統醫藥和針灸療法、及經由頭顱的磁波刺激術......等等。然而由於憂鬱症的複雜性,所有單一治療的療效都有其局限,根據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憂鬱症臨床研究(STAR*D)的結果顯示:四千多位病患在為期三個月的「第一線抗鬱劑SSRI」嚴謹治療下,只有27%病情緩解;而且當病患很合作地配合為期一年「四階段、合併藥物及非藥物的治療」之後,竟仍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沒有改善!

利用N-3脂肪酸來治療憂鬱症:實証研究基礎

當代營養精神醫學開始探索n-3不飽和脂肪酸對憂鬱症的功效。深海魚油內富含的EPA(eicosapentaenoic acid)和DHA(docosahexaenoic acid)是近來許多疾病治療中,令人注目的焦點。由於EPA和DHA在心臟病、高血壓、腸胃道腫癌、乾癬、風濕性關節炎、癌症......等等疾病上的預防及治療的正面效果,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已經建議民眾應該攝取「足夠」的魚油。

科學家為何會開始研究深海魚油對於穩定憂鬱症的可能性呢?最早是因為流行病的調查中,可以發現魚類消耗量愈多的國家(例如日本、台灣),憂鬱症的盛行率遠低於魚耗量較低的國家(例如美國、德國)。其後我們發表在著名「生物精神醫學」期刊的文章也証實,憂鬱症患者體內確實有n-3多不飽和脂肪酸缺乏的情形。深海魚油內含n-3多不飽和脂肪酸,是組成大腦及神經細胞重要不可或缺的成份,這些不飽和脂肪酸無法從人體內自行合成,而需透過食物攝取來補充,我們發表在「神經訊息」期刊中也指出,從神經生理學的觀點來看,而當攝取不足時,腦內細胞膜的組成就會受到影響,進而改變調節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包括色胺酸、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

EPA在孕、產婦憂鬱症是否有用?

許多憂鬱的孕婦會擔心:「藥物會不會造成胎兒長期的影響」、「藥物會不會透過乳汁而影響到小baby」......。其實大部分抗憂鬱的藥物對孕婦或胎兒都沒有明確的危險性,如果病患曾經對藥物有不錯的療效,醫師可能仍會建議繼續服用藥物,並謹慎監測母親及胎兒的健康。然而,對於新生命充滿期待的準媽媽,有時候連咖啡、茶、刺激性的美食都忌口,更何況是藥物,所以懷孕婦女憂鬱疾患一直是臨床治療上的一大難題,特別是母親服用藥物對胎兒可能造成發育的損害。本團隊曾發表第一篇針對孕、產婦憂鬱症患者(perinatal depression)之n-3 PUFAs濃度異常的綜合分析,結果証實孕產婦憂鬱症患者在DHA、EPA、及總n-3 PUFAs皆有顯著的異常,隨後一系列探討n-3 PUFAs應用在「懷孕及產後」婦女的抗鬱療效的論文,其中利用雙盲研究証實n-3 PUFAs對於懷孕重鬱症婦女的療效,受到國際媒體(如路透社)的報導,並被歐美憂鬱症治療指引及教科書的引用。

EPA在憂鬱症之臨床用量

在臨床使用的原則上,先確認病人使用的必須是高濃度的產品(EPA+DHA的濃度建議要超過80%,以免濃度不足影響療效和攝食過多填充之雜質)。由於N-3脂肪酸的抗憂成分以 EPA為主,建議治療劑量在每天服用含 EPA大約為1000mg為原則,四週後效果不夠時可以加至2000mg,孕婦可沿用同樣劑量原則。

本文節錄自:天然的抗鬱物質 EPA (Eicosapentaenoic Acid) 之臨床應用指引

作者蘇冠賓教授為中國醫藥大學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身心介面實驗室主持人,同時擔任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