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發作怎麼辦?心理師為您剖析焦慮症症狀與時間
撰文者: 振芝診所 陳冠儒 心理師
無論是在工作上或家庭中,微小的變化都能讓焦慮症患者感到極度不安,不但影響到睡眠和日常行為,也會變得易怒和難以集中精神。以上種種,都是焦慮症發作的跡象,焦慮症發作會持續多長的時間?又會伴隨哪些症狀而來?
本篇文章將藉由心理師的專業與實務經驗,帶您一同探討焦慮症發作怎麼辦?
焦慮症是什麼?從案例情境帶你認識焦慮症
35歲的王先生是一名工程師,跳槽到新公司之後,一年前被交付一項重大的專案,雖然依舊可以把各項任務安排得井然有序,但王先生發現自己開始變得更容易擔心、焦慮。不管是跟團隊的同事溝通、跟上司彙報,只要任何一點的風吹草動,就能讓王先生煩惱到睡不著,深怕自己被討厭、能力被質疑,而且這樣的狀況並沒有隨著專案結束而緩解。
慢慢地,連平常家庭生活的許多事情都能讓王先生感到非常焦慮,擔心兒子上小學後功課會跟不上別人、自己被炒魷魚之後房貸會繳不出來、太太會埋怨自己無能、晚餐熱量會不會太高…等。
不停煩惱的結果,除了讓王先生輾轉難眠,也使他白天坐立不安,而且變得更加暴躁,容易對太太、孩子發脾氣,家庭氣氛非常低迷。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王先生常常覺得疲倦、難以集中精神。
近期,王先生也常常因為心悸、腸胃不適等狀況到不同的科別看診,但做了許多的檢查,並沒有什麼異常的發現,其中一位醫師建議王先生可以到身心科評估,是否可能有「焦慮症」的困擾…
焦慮症是什麼?在面對生活當中遇到的挑戰、威脅時(經濟困難、天災、人際壓力、考試等),我們的身體本能地會產生恐懼、戰鬥或逃跑的反應,促使人體釋出腎上腺素,讓我們能因應當前的危機,同時也會焦慮,預期未來可能出現的危險。一般來說,焦慮是正常且必要的基本情緒,若完全沒有焦慮,個體就不可能在環境當中生存。適當的焦慮,可以協助人們做好準備,因應環境當中的挑戰、遠離危險。然而,若焦慮反應非常強烈,而且持續了好一段時間,就需要好好正視其嚴重性。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五版修正版(DSM-5-TR)的定義。
以成人來說,持續六個月以上過高的焦慮,且顯著影響到個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品質時,就可能被診斷為焦慮症。
同時,臨床上,醫師也會根據不同引發的對象或情境,區分出不同的焦慮症,包括分離焦慮症、選擇性緘默症、特定畏懼症、社交焦慮症、恐慌症、特定場所畏懼症、廣泛性焦慮症、物質/藥物引發的焦慮症等類別,以下將為您簡介焦慮症的成因,以及治療和預防的方式。
焦慮症發作的3大原因,一次了解!
焦慮症的成因有許多,您有可能認為過度擔憂只是性格的一部分,但其實是綜合各種因素而形成的,以下列出幾項可能的成因:
焦慮症發作原因1|基因遺傳
一樣針對焦慮症患者的大型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研究指出,焦慮症雙胞胎的遺傳率為30-60%,終生焦慮症(lifetime anxiety disorder)的遺傳影響為26%,當前焦慮症狀(current anxiety symptoms)為31%。換句話說,基因遺傳對焦慮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焦慮症發作原因2|過往經歷或童年創傷
過往如果曾經遇過一些不愉快,甚至是強烈情緒衝擊的事情,未來也會因為類似的事情而感到擔憂、焦慮。童年經驗量表 ACE(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的相關研究顯示,18歲以前曾經遭受過虐待、霸凌、疏離、頻繁搬家、家人有藥酒癮或入獄等事件,都會成為成長中的危險因子,可能造成身心健康危機。
焦慮症發作原因3|飲食習慣
以下幾種食物類型,與焦慮的形成有關。
高油炸食物:容易使得消化困難,造成胃食道逆流、腸胃問題或其他身體症狀,引發焦慮。
高糖份、精緻澱粉食物:攝取過量容易造成血糖變化過大,若血糖急遽下降,則容易引發焦慮情緒。
高鹽食物:添加過量鹽分的食物,容易讓血壓急遽升高,心臟需要更加努力工作,也導致腎上腺素激增,引發情緒高度變化。
認知習慣:若是常常把事情想得過於嚴重,或者非黑即白,沒有轉圜餘地,或是有過高的完美主義,這樣的思考習慣也很容易讓人陷入焦慮狀態。
日常生活壓力:若是較長時間暴露在家庭、學業、工作壓力,或是遭逢經濟問題、身體疲憊感,也會促成較高的焦慮反應。
其他心理和生理疾病:生理健康也會大大影響心理健康,若有高血壓、糖尿病、長期慢性疼痛等狀況,會促成心理上的焦慮、憂鬱;或者如果飽受其他精神疾患困擾,如憂鬱症,也會讓人更容易感到焦慮。
藥物:許多的處方藥物(如類固醇、某些精神科藥物)、毒品或酒精,也都會導致焦慮的副作用。
焦慮症發作症狀有哪些?從生理、認知、情緒面向瞭解
依據生理反應、情緒反應,以及認知反應來分類,您可從這三類反應觀察自身的是否處在強烈的焦慮反應下:
生理反應:心悸、胸口緊繃、暈眩、口乾、肌肉緊繃、肌肉痛、疲倦、四肢麻、腸胃不舒服
認知反應:無法專注、思考混亂、覺得自己做不來、自己很傻、別人會一直注意我、我可能會暈倒、我可能逃不出這裡、不想出門、擔心世界毀滅、害怕自己發瘋…等
情緒反應:激動、害怕、恐慌、過度擔憂、不安、罪惡感、生氣、失去控制等
焦慮症發作的自救方式
發現焦慮症狀發作時,您可以採取以下方式:
減少環境刺激:現代人常常暴露在過多的刺激當中,許多焦慮症患者會表示環境當中太過吵雜、刺激太多,讓自己有些耗弱,此時調整環境當中的刺激量,暫時減少過多資訊的攝取。不管是關掉3C、戴上耳塞、讓桌面保持簡單乾淨,都是不錯的方式。
正念伸展/正念呼吸練習:焦慮之下,思緒可能會龐雜,也可能會腦袋一片空白,身體也可能出現許多不舒服的感受。此時先將注意力來到此刻的身體,觀察在焦慮反應下,哪些部位會特別不舒服,嘗試中性地描述這個部位的感受,並且帶著覺察,進行輕柔地伸展,並且同步保持對呼吸的覺知,重新讓自己安頓下來。
轉移焦點:若是感受到焦慮排山倒海襲來,可以先嘗試看看讓自己平靜或感到有趣的東西,比如相片、花朵、天空、玩具等。觀察這些東西的細節、顏色、聲音或氣味,重新讓自己的注意力從焦慮的念頭當中暫時出來,
聽音樂:可以視自己的需求,建置一些令自己輕快、放鬆的音樂清單,或者在比較焦躁、憤怒的時刻,適時地聽一些激昂的音樂,發洩情緒。
焦慮症發作時間會持續多久?常見5種治療方式
rTms治療:透過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可以協助活化功能不佳的腦區和神經迴路。目前已有研究表明,rTms可以改善失眠、焦慮症狀,也可以協助對藥物有不良反應的患者。
藥物治療:目前有許多藥物具有抗焦慮效果,像是鎮靜劑(如贊安諾Xanax)、某些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代表性藥物為百憂解Prozac)、心律錠(Propranolol)。每種藥物作用的時間、治療的症狀不太相同,您可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針對自身的狀況服用合適的藥物。
心理治療:在研究文獻當中,證據力最強的治療方式為「認知行為治療」。治療師協助您探討對於自己、周遭環境,以及對未來的信念,與焦慮症狀之間的關係,從而培養出較具適應性的信念,在焦慮情緒來臨時實行自我紀錄,選擇自我照顧的方式。
正念治療:當代正念的創始人卡巴金(Kabat-Zinn)博士歸納出的7大正念態度中,提到了接納(acceptance)的部分:「接納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停止改進不好的習慣,或是放棄追求成長的慾望,更不表示必須迴避投入改善環境的努力,相對地,接納的重要性在於,你能確實看清所發生的狀況,不受自己的評價、慾望、偏見所障礙,如此,才能做出合宜適切的行動。」。在正念治療當中,由治療師為您量身訂做合適的練習,從覺察呼吸、身體開始,如實地發現當下的身心狀態,並且對身心培育友善的態度,從而能夠建立自我照顧的習慣。
生理回饋治療:許多焦慮的人常常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焦慮,透過生理回饋治療,由專業治療師及時量測您的脈搏、呼吸速率和深淺、肌肉緊繃程度、皮膚導電度等指標,並且搭配肌肉放鬆、腹式呼吸等練習方式,讓您可以在即時了解自己的狀態之下,逐步練習調節自律神經,降低焦慮反應。
預防焦慮症發作的方法有哪些?
建立新的生活習慣,有助於預防焦慮症發作。
養成規律作息:長期熬夜、不好好睡覺,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體內血糖過高,除了提高糖尿病風險之外,也會提高憂鬱、焦慮等風險,因此,養成規律作息和充足睡眠,可以保健大腦,也提高正向情緒。
減少刺激性食物:留心自己平日的飲食習慣,是否食用過多的刺激性食物(高油、高鹽、高糖等),並且增加抗氧化物食物(咖哩、綠色蔬菜)、良好油脂(DHA、EPA),以及益生菌的攝取,降低體內發炎反應之外,也保健大腦。
養成運動習慣:運動可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endorphin),減少憂鬱、焦慮,並且提升睡眠品質,平日可以培養一些有氧運動(慢跑、tabata),或者培養重量訓練、球類運動等習慣,增加肌耐力,也適時讓自己有個空間慢慢沉澱,減少縈繞在焦慮當中的風險。
尋求身心科和心理諮商所的協助:尋求醫師、心理師的協助,除了檢視自身焦慮症的改善狀況、持續整理自身的生活經驗、學習自我照顧的方式,同時也對於自身在各項生活任務當中的定位有更多的探索和了解、增加自身的掌控感,這些都是預防、減緩焦慮症非常重要的元素!
焦慮症發作怎麼辦?|陪伴你找到心方向
人生中壓力無處不在,長期處在高壓的環境下,不免讓人心生焦慮,變的難以安寧,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如果您在讀完上文中的自救方法後,還是無法擺脫焦慮的苦惱,建議你可以來振芝心身醫學診所,讓我們幫助您從心出發,一同找出前進的方向。如果您不方便親自前來,我們也有視訊心理諮商服務,讓您能在最放鬆的環境下與我們對談,撫平您心中結痂的傷口。
現在就線上預約振芝醫療團隊,給自己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讓我們陪您一起走出焦慮陰霾!
延伸閱讀:
失速墜落的心靈-躁鬱症是什麼?心理師為您解說躁鬱症症狀與成因
自律神經失調要吃什麼藥?5分鐘認識症狀、治療藥物種類及副作用
參考資料:
Alneyadi, M., Drissi, N., Almeqbaali, M., & Ouhbi, S. (2021). Biofeedback-based connected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s for anxiety: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JMIR mHealth and uHealth, 9(4), e26038.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22).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TR).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Boullier, M., & Blair, M. (2018).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 28(3), 132-137.
Clark, D. A., & Beck, A. T. (2011). Anxiety and Worry Workbook. Guilford Publications.
Kabat-Zinn, J., & Hanh, T. N. (2009).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Delta.
Parikh, T. K., Strawn, J. R., Walkup, J. T., & Croarkin, P. E. (2022).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5(2), 144-146.
Purves, K. L., Coleman, J. R., Meier, S. M., Rayner, C., Davis, K. A., Cheesman, R., ... & Eley, T. C. (2020). A major role for common genetic variation in anxiety disorders. Molecular psychiatry, 25(12), 3292-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