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 心理評估與治療

為何選擇振芝?

  • 完整醫師、心理師服務團隊,可結合門診、家庭評估、心理測驗等多元服務
  • 豐富非藥物治療選項:TMS、正念治療、生理回饋治療、藝術治療、心理諮商
  • 議題:由擅長人際關係、職涯、親子/家庭關係、親密關係等主題之心理師為您服務

兒童及青少年身心發展

家裡的孩子是否曾有過以下的狀況?

  • 鬱鬱寡歡、情緒低落
  • 情緒起伏劇烈、時常因為一些小事生氣 
  • 與家人互動衝突不斷
  • 不擅與人互動溝通、人際關係不良
  • 注意力不集中、跑跑跳跳的,無法靜下心來專注在同一件事情
  • 對特定事物感到焦慮、害怕
  • 容貌焦慮,產生節食或暴食的情況

兒童及青少年情緒障礙

情緒困擾是兒童青少年在身心科常見的議題,然而要明確發現兒青的情緒困擾卻不是一件容易事,常常會透過學業成就、人際互動、家庭關係、行為問題來展現。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兒童青少年在發展階段都可以順利地度過,但少部分兒少可能因為先天遺傳因素或後天環境影響而出現適應問題。

生理層面

腦部的適切發展與神經傳導物的運作對於情緒表現有著重要的關係,如果在早期的成長環境經常出現負向逆境經驗(營養不足、家暴、虐待、忽視等)時,可能造成腦部前額葉(Prefrontal)、杏仁核(Amygdala)、海馬迴(Hippocampus)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的問題,且正常運作的神經傳導物血清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出現異常運作,抑或是家族間有精神疾病史的狀況下,也可能導致兒少大腦的生理基礎較為脆弱,因而較容易被促發而導致情緒困擾。

心理層面


在發展階段的兒少處於身心動盪的時期,內在的自我認同也時常受到心理及外在的影響,如果發展受挫,則更容易出現情緒困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情緒表現方式,但心裡的困難時常無法好好表達,也可能沒有學習到怎麼表達,以至於產生不同程度的情緒、行為、學習問題。                                                           此時我們需要看見的不是行為,而是行為背後,兒少的心理發生了什麼?內在的困難及需求是什麼?大多數時候兒少都不太能明確的表達內在的狀態,需要透過身邊的人來協助釐清情緒,陪伴他走過心裡的困難。

社會環境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先天氣質,個性也大不相同,所需要的教養環境會有所差異,因此家庭、學校的環境便尤為重要。                         兒童及青少年在家庭關係、學校師長、同儕的互動影響甚大,家庭互動經驗過於冷漠、衝突、情感不一致、高壓則會讓兒少有更高的機會產生情緒問題;學校的讀書壓力、人際互動、校園霸凌也會使得兒少在面對這些情境無所適從、自我挫敗,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困難而出現行為問題(拒學、自傷)及情緒困擾。

近年研究發現

衛生福利部委託台大醫院精神科教授,進行台灣第一個全國性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了解兒童及青少年各種精神疾患的終生及目前(最近6個月)盛行率。

研究發現,近1/3的兒童、青少年罹患身心疾患或心理健康問題,且研究時的近六個月的盛行率為28.7% 。而自殺意念中,全台每10萬名兒青就有3100名曾有自殺的念頭,有高達3.1%盛行率 。

而國中生憂鬱症的比例則在0.7%-4.8%。董氏基金會過去的調查中發現,13.3%的高中職學生及18.7%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但僅1/10因此求助輔導老師,3/4學生不願意或很難跟父母說。 

兒童、青少年的精神疾患會以發展、情緒和行為問題呈現,主要常見的身心困擾包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對立反抗症、行為規範障礙症、自閉症、情感性疾患(持續性憂鬱症、憂鬱症)、焦慮症、特定畏懼症、飲食障礙、睡眠障礙等。

台灣兒童及青少年各種精神疾患及自殺盛行率的比例增加,而這些精神疾患相關的家庭、環境、學校、個人、心理因素,都是造成孩子精神與心理疾病的重大影響。 

在臨床較常出現的情緒障礙問題主要以情感型疾患、焦慮型疾患為主,少數個案會出現精神型疾患。

1. 情感型疾患主要係以情緒低落、煩躁、易怒為主要的情緒,年齡較小的兒童可能會出現哭鬧不止、憤怒、攻擊表現,年紀較大的青春期前期兒童或青少年則有可能出現

  • 暴躁易怒
  • 社交與人際互動退縮
  • 無助無望感
  • 失去活力及生活興趣
  • 關係得失過度敏感
  • 睡眠過多或過少
  • 食慾異常提升或下降
  • 學業表現下降、拒學
  • 關係上容易衝突
  • 使用酒精及藥物
  • 出現自殺的想法行為

2.焦慮型疾患則是以擔心、緊張、 畏懼、恐慌、強迫意念、強迫行為為主要表現。

3.精神型疾患則可能出現不合理及脫離現實的妄想、幻覺等,如果不及時處理則會造成長期的身心問題。

延伸閱讀:

兒童青少年發展類群障礙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類群介紹與治療

兒童青少年飲食疾患障礙 暴食症、厭食症、嗜食症介紹與治療

兒童、青少年心理及家庭評估

心理與家庭評估是什麼?

  • 心理評估主要是透過個別會談、心理測驗的方式,了解遺傳生理、心理素質及機轉、人格特質、社會環境的情況來評估孩子情緒、行為背後的原因,由診所醫師、心理師執行。
  • 家庭評估主要是以個別會談的方式暸解家庭結構與系統、互動模式、教養態度與環境、內外在資源系統來評估家庭影響兒少情緒及行為的原因,由診所心理師、社工師執行。

評估的流程?

  • 首先,如果您想帶您的孩子進入振芝醫療系統進行評估,請您先致電診所預約初診,建議預約蔡佩蓁醫師門診 。
  • 請您依照預約時間至門診進行初診,初診時與醫師討論後,將由醫師協助轉介進行後續評估。

  • 診所櫃檯會為您聯繫及預約心理師、社工師的評估,請您預約後如時抵達進行評估。
  • 評估後會與您預約回初診醫師門診,由初診醫師看診時為您解釋報告及建議後續治療。

預約兒童青少年門診

提醒您!

填完表單不代表預約成功,需等待專人與您致電聯繫,才算完成預約程序唷! 

兒童、青少年個別心理諮商

        兒童青少年個別諮商,可以運作的方式很多元。兒童的語言功能及認知思考仍在發展當中,因此兒童在表達內在經驗時,較難透過語言的方式來傳達感受,因此在與兒童工作時可以透過藝術治療或遊戲治療的方式來協助兒童表達內在經驗,兒童也能在藝術或遊戲治療的過程中,練習辨認情緒、覺察感受,協助兒童面對心理困難時,有更好的功能來調節情緒,並發展適宜人際互動技巧、減少人際互動所引發的問題,也能更具同理心地與人接觸,使得發生困難的行爲問題得以改善。

        相對來說青少年的語言及認知功能較為成熟,因此與青少年進行個別諮商可以透過語言及藝術治療的方式,語言的表達不僅能促進大腦發展外,也可以同時訓練青少年的互動、溝通能力。青少年在發展階段中處於一個身心劇烈變化的時期,在家庭與獨立自主間時常發生衝突,此時的自我認同需求也從家庭轉變至人際同儕關係中,因此人際互動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也因為如此,青少年諮商的目的主要以情緒適應及關係問題的處理為主,並與青少年討論生理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情緒困擾引起的行為問題改善也是重要的介入目標。

兒童青少年家族治療

    家族治療或許在華人環境並不常見,但其實在歐美地區已行之有年。家族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的方式,治療的對象是整個家庭(核心家庭),也就是邀請一家人一起坐下來,在醫師、心理師的協助下,了解家庭互動是怎麼影響了家中的每一個人,為什麼家族治療強調需要一家人坐下來一起談呢?家庭是影響一個人的發展很重要的關鍵,我們的想法、行為、情緒都受到家庭的影響,因此家庭成員之間的羈絆是非常深刻的,但也因為深刻且有影響力,所以當家庭中出現關係衝突、不良的關係模式且無法解決、重複出現時, 會使青少年發展出現困難,以致產生情緒及行為困難。


    兒童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可能受到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的影響,往往我們看見的是情緒狀態及行為問題,但以家族治療的視野來看,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時常是家庭系統出現問題的結果,當我們有機會去探索或介入家庭系統的困難時,便有助於改善兒青的身心問題,而且家庭成員一起坐下來討論,一起努力改變彼此的相處模式、互動關係,會比一個人自己努力更容易解決。

如何改善親子關係?心理師傳授7個親子溝通技巧, 從對話改善互動
 

預約兒童青少年心理諮商

兒童及青少年小組   心理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