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MS / TBS / Deep TMS
為什麼選擇振芝的 rTMS 腦刺激治療?
1. 振芝醫療累積 600+ rTMS 治療案例,經驗值得信賴
2. 多元設備,滿足不同需求
3. 結合 qEEG 與 HRV 等各項檢測 ,量化評估結果,精準提升療效
4. 安全至上,專業把關
5. 專業多元團隊,六年學術深耕
接下來我們將詳細說明上述五點,並附上參考文獻,讓您更全面地了解振芝。
振芝的 rTMS 腦刺激治療,有什麼特色?
1. 累積 600+案例,專注大腦磁治療的中心
自2018年TMS通過TFDA以來,振芝已累積超過 600 例 rTMS案例,持續深耕腦刺激領域。(詳見 案例統計分析)
振芝創辦人 — 洪敬倫醫師,身兼台灣臨床TMS腦刺激學會理事長,以及美國TMS學會亞洲委員會主席,持續推動腦刺激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我們的專業不僅來自技術,更來自不斷精進的教育投入。
2. 設備多元,滿足不同需求
振芝醫療提供多款先進的腦刺激治療設備,為各類精神與神經性疾病個案,打造個性化治療方案:
- 標準型 rTMS:
- 搭配八字形線圈,專治憂鬱、焦慮,認知功能下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症狀
- 搭配雙錐形 (Double-Cone) 線圈,則可有效治療強迫症等病灶位於深層腦區之症狀。
- 深層磁刺激 Deep TMS:穿透性更高,適用於更廣泛的臨床情境。
- θ波刺激療法 (Theta Burst Stimulation, TBS):與rTMS生理作用迥異的最新技術,適用於加速型治療。經醫師評估合適性後,療程可縮短至1-2週。
- 光生物治療 (Transcranial Photobiomodulation, tPBM):應用光學科技,促進神經元內粒腺體的活化,增加特定腦區血流,提供非侵入性治療新選擇。
- 微電流治療 (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 CES):透過微安培(µA)級別的低強度電流作用於頭皮,來調節大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進而改善焦慮、失眠等症狀。

3. 專業多元的團隊
振芝醫療擁有一支專業多元的團隊,包括醫師、心理師、護理師及物理治療師,所有團隊成員均接受最新的腦科學與臨床應用訓練,為個案提供全方位的專業治療。
為了持續提升治療品質,我們定期舉辦以下活動:
- 雙週TMS討論會:定期探討治療新進展與個案經驗分享。
- 年度TMS共識營:已連續舉辦六年,致力於提升整體治療品質與成效。
與此同時,從進入治療的第一天起,振芝會安排一位專屬於您的專員協助您,專員除了會透過LINE定時解答您的疑惑,也會與醫師密切合作,定期審視治療效果,並傳達團隊建議。
我們希望讓每一位來診者都能得到完整且個別化的治療,帶來真正有效的身心健康。

4. 量化評估,量身打造治療方案
透過腦波 (qEEG) 與 心率變異性 (HRV) 兩項檢測 ,我們能為個案提供更加精準的 rTMS 治療。
- 腦波 (qEEG) :分析大腦功能的具體區域,識別異常活動模式,為治療提供數據支持。
- 心率變異性 (HRV) :評估自律神經系統的健康狀態,協助了解壓力與情緒的調節能力。
- 每12次治療進行症狀之量化評估,若進步幅度有限,將調整刺激方式,提升治療效率。
振芝醫療除了提供醫師評估以外,也充分運用上述檢測進行全面的評估,讓每位個案的治療更具有效性。

5. 安全第一:嚴格把關,守護每次治療
我們始終堅守安全第一的原則,以下是我們的承諾:
- 每次治療均由醫師進行評估與操作。
- 治療前:採用 Modified Beam F3 定位技術,確認刺激區域準確無誤。
- 治療中:每次治療均搭配醫師進行評估,並定期測量動作電位閾值 (Motor Threshold, MT),有效降低治療風險。
- 治療後:專屬專員貼心守護,定時回應您的疑惑,有狀況立刻回報給醫療團隊。
安全使我們最在意的事情,我們秉持「Do no harm」的原則,並落實到每一次的治療。
振芝rTMS效果好嗎? 讓我們用數據說話
振芝TMS腦科學部為您分析了448位於本診所接受rTMS憂鬱症個案的臨床資料,有以下幾個重要發現:
- 接受rTMS的448位個案中,沒有任何人在治療中發生癲癇或其他不良事件,較為常見副作用是頭痛。約有一半個案選擇只接受12次治療,另一半的個案則願意嘗試24次以上治療。
- 透過 rTMS 改善憂鬱症狀的效果明確:
在接受24次治療後,憂鬱的平均分數從35.15分降至19.29分,焦慮分數從22.39分降至11.52分,兩者均呈現顯著降低,差距均達統計意義 (p<0.0001)。另外,接受24次治療後,有接近一半的個案對rTMS有反應,而接近三成的個案會緩解,這同時也是對rTMS治療的務實期待。 rTMS 改善焦慮症狀的效果不錯:
接受12次治療後,有39.96%的個案可獲得有效改善,而30.80%的個案可達到症狀緩解。若完成36次治療,則有53.23%的個案可獲得有效改善,而53.23%的個案可達到症狀緩解。
振芝rTMS治療分析資料請點我

振芝如何協助個案,預防憂鬱症再度復發?
振芝醫療從心理調適、營養補充到專業關懷等多元角度,協助您預防憂鬱症再度復發。以下為您介紹我們預防復發的具體內容:
1. 認知訓練課程
除了藥物、 TMS 治療以外,改變看待事情的角度、提升心理衛生知能也是預防復發的關鍵。
因此,我們的療程附贈 4 週的正念課程,幫助您培養專注於當下的能力,就好像學習在生活當中按下「暫停鍵」,靜下心來,從呼吸、身體的感受、延伸到身體與情緒的連結,透過「感受自己」,進而了解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您將學會培養自我友善的態度,進而落實自我照顧的習慣。
2. 營養補充品
研究顯示,高濃度 EPA(60%以上)的魚油能有效輔助抗鬱治療。因此,在療程期間,我們也會贈送純EPA達90%的魚油(不含DHA)
,幫助您的大腦維持健康。
3. 專屬專員,即時協助
從治療的第一天起,您將擁有一位專屬專員陪伴全程,專員會透過 LINE 定時回應您的疑問,並定期提供專業團隊的整體建議。
然而我們也理解,生活中的壓力與情緒波動難以避免。因此,即使療程已結束,您依然可以透過 LINE 與專員聯繫,獲得適時的指引和幫助,協助您維持心理健康,降低復發風險。
振芝團隊在學術研究方面,有何表現?
振芝持續參與學術活動,分享治療經驗
1. 定期參與學術研討會
振芝醫療的創辦人 —洪敬倫醫師,與振芝沃本診所院長 — 周呈叡醫師,整理出結合TMS與正念治療的成效研究,並將其成果發表在 2023 年美國科羅拉多舉辦的 Clinical TMS Society (CTMSS) PULSES 訓練課程及年會,題目為『rTMS Combined with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 for Anxiety Symptoms of Depression』。(全文見連結)


2. 國際期刊論文發表
振芝成員積極參與腦刺激相關研究,包括《Psychiatry Research》、《Brain Stimulation》與《BMC Psychiatry》。研究內容涵蓋TMS及tDCS在憂鬱症、躁鬱症 (雙相情感障礙)、及思覺失調症中的應用效果。
振芝成員的學術貢獻有:
Li Z, Yin M, Lyu XL, Zhang LL, Du XD, Hung GC. Delayed effect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on negative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 Findings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sychiatry Res. 2016;240:333-335
- Li MS, Chen YY, Hung GC. Rapid Onset of Hypomania Associated with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in a Patient with Bipolar Depression. Brain Stimul. 2016;9(6):955-956
- Hung GC, Huang MC. Transient anger attacks associated with bifrontal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Brain Stimul. 2017;10(5):981-982.
- Hung GC. Effects of Combining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with Mindfulness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A Pilot Study. Brain Stimul. 2019;12(2):e59-e60
- Li et al. Delayed effect of bifrontal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a pilot study. BMC Psychiatry. 2019; 19:180
團隊不僅重視治療實務,也強調以學術研究為基礎,提升臨床決策的科學性。透過國際論壇的參與與研究成果的累積,振芝醫療團隊展現了對腦刺激治療的深刻理解與應用,並持續努力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照護。
振芝的專業團隊受過哪些臨床訓練?
每位成員均接受國內外 TMS 培訓,並取得認證
為了提供您最優質的服務,每位負責 rTMS 的醫師、心理師、物理治療師及護理師,皆接受過國內外 TMS 專業培訓,並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