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腦生病了:
21世紀腦神經科學的蓬勃發展,證實憂鬱症其實是大腦疾病,更精確的說,是腦細胞及神經元的「活性不足」與「溝通不良」或者是神經傳導物不足所導致。當然,遺傳因素可能導致大腦先天脆弱。而不良的成長經驗(例如家庭暴力,生活貧困,遭受霸凌等)也可能啟動原本潛伏的「憂鬱基因」,造成腦細胞功能失調,大腦迴路「短路」導致發病。
2. 身體疾病併發憂鬱症:
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都可能引發或加重憂鬱症狀。中風與帕金森症等神經系統疾病,長期傷害大腦,也容易產生憂鬱症。此外,免疫風濕科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帶來全身性的發炎現象,也會增加憂鬱症的危險性。
3. 藥物導致憂鬱症症狀:
某些降血壓藥,類固醇,毛地黃,鎮靜安眠藥等可能導致憂鬱症狀,適度減量即可改善情緒。
4. 其他精神科問題併發憂鬱症:
憂鬱症常與其他精神科問題共存,例如強迫症患者因為重複檢查,洗手等行為非常痛苦,常併發憂鬱症。受到重大打擊產生的「創傷後症候群」,患者也常陷入憂鬱深谷。
5. 您有重要的心理因素沒有處理:
許多人的憂鬱症與重大的生活事件有關,例如讀書、工作壓力、退休,重要他人過世、發展時期的困難及創傷經驗、關係問題等,都有可能產生情緒問題。
6.追求好的人格特質:
在生活中對於關係、自我要求、成就上過度追求好的或完美的,且缺乏彈性或壓抑的狀態下,也會因為經歷失落、挫折而產生情緒的起伏,同時也是憂鬱症的好發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