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專區

1. 憂鬱症的前兆

       每個人憂鬱症的前兆都不盡相同,可能是心情低落,可能是什麼事都懶懶提不起勁,或是身體開始毛病百出:例如失眠,食慾異常,疲倦,心悸,胸悶等「自律神經失調」現象。思考感覺的變化也是一個徵兆,包括腦力遲鈍,負面思考,甚至是自殺想法。

       如果您的身體,情緒,思考,行為模式「已經不像從前的自己」,過去即使承受再大的壓力或打擊,也不會像現在這麼低落,悲觀,力不從心;如果您的胃口突然大幅改變,睡眠突然嚴重失調,身體毛病層出不窮,又找不到病因,千萬要當心會不會是憂鬱症已經上身!

2. 憂鬱症發作有哪些症狀?

每個人的憂鬱症表現都不一樣,但通常可以在下列四組症狀找到:

情緖症狀:

心情持續低落,煩躁,易恕,或是起伏很大,跟過往經驗過的壞心情都不一樣。有的人也伴隨恐慌,焦慮感。對很多事情都興趣缺缺,提不起勁,沒樂趣,沒感覺。

思考症狀:

強烈的負面思考,缺乏自信,小事也猶豫不決。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思考組織能力退化。強烈的罪惡感,無望感,什麼都沒有意義。出現活著很累,很痛苦,自我了斷的想法(很多人會被自己的自殺意念嚇到,覺得自己怎麼會這麼想)。

動力症狀:

睡不著或睡太多,吃不下或吃太多,異常疲倦,不想動,不想出門,甚至整天躺床。性慾缺缺,甚至性功能出現障礙。

身體症狀:

憂鬱症的身體毛病五花八門。查不出原因的胸悶,心悸,腸胃不適,各處疼痛,四肢無力,手麻腳麻等。

3. 憂鬱症如何診斷?

簡單來說,如果您每天從早到晚,持續兩個禮拜以上心情都非常低落,或是對大部份事情都提不起勁,加上4個以上的思考或動力症狀,常伴隨記憶力變差、無法專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影響生活品質及工作效率,造成日常生活功能的下降,嚴重者甚至有自殺念頭或企圖,就可能是憂鬱症上身囉!

要正確診斷憂鬱症,必須由精神科醫師根據國際通用的診斷標準,包括美國精神學會的DSM診斷與統計手冊,或世界衛生組織的ICD國際疾病診斷標準,對照您的病史後作出診斷。很多朋友會認為,為什麼醫師問一問就能確診我有憂鬱症,一點都不客觀。其實,醫師會參考您的症狀表現,發病過程與家族病史,做出綜合判斷,通常也不是第一次就能百分之百確診,需要觀察一段時間。

4. 憂鬱症分級

從嚴重程度區分,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憂鬱症。

憂鬱症的診斷與程度評估需要醫生或是專業人士判斷,不過我們可以從一些表現劃分程度之分。

  • 輕度憂鬱症:患者情緒低落,失去愉悅感,另外伴隨著睡眠混亂、飲食習慣改變、無端的疲憊感、注意力無法集中。雖然痛苦,但還勉強能應付生活。
  • 中度憂鬱症:強烈的絕望感讓患者產生自殺意念,思考與行動能力進一步喪失,連日常事務執行都感困難,年長患者甚至可能表示:「我什麼都不會做了,簡直像失智。」
  • 重度憂鬱症:生活能力完全喪失,整天躺床,不吃不喝,嚴重者可能導致水分與營養不足。可能出現嚴重的自殘與自殺行為,安全性堪虞。此外,重鬱症還會出現許多非典型症狀,包含妄想、幻覺、解離症(好像人不在現場,對發生過的事沒有記憶),轉化症(例如嚴重手抖,突然動不了,無法吞嚥,無法走路)等等。

我是否可能有憂鬱症呢?

提醒您:此測驗僅評量您的憂鬱情緒強度,若需診斷是否有憂鬱症,請尋求專業協助唷!

5. 憂鬱症病因

1. 大腦生病了:

21世紀腦神經科學的蓬勃發展,證實憂鬱症其實是大腦疾病,更精確的說,是腦細胞及神經元的「活性不足」與「溝通不良」或者是神經傳導物不足所導致。當然,遺傳因素可能導致大腦先天脆弱。而不良的成長經驗(例如家庭暴力,生活貧困,遭受霸凌等)也可能啟動原本潛伏的「憂鬱基因」,造成腦細胞功能失調,大腦迴路「短路」導致發病。

2. 身體疾病併發憂鬱症:

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都可能引發或加重憂鬱症狀。中風與帕金森症等神經系統疾病,長期傷害大腦,也容易產生憂鬱症。此外,免疫風濕科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帶來全身性的發炎現象,也會增加憂鬱症的危險性。

3. 藥物導致憂鬱症症狀:

某些降血壓藥,類固醇,毛地黃,鎮靜安眠藥等可能導致憂鬱症狀,適度減量即可改善情緒。

4. 其他精神科問題併發憂鬱症:

憂鬱症常與其他精神科問題共存,例如強迫症患者因為重複檢查,洗手等行為非常痛苦,常併發憂鬱症。受到重大打擊產生的「創傷後症候群」,患者也常陷入憂鬱深谷。

5. 您有重要的心理因素沒有處理:

許多人的憂鬱症與重大的生活事件有關,例如讀書、工作壓力、退休,重要他人過世、發展時期的困難及創傷經驗、關係問題等,都有可能產生情緒問題。

6.追求好的人格特質: 

在生活中對於關係、自我要求、成就上過度追求好的或完美的,且缺乏彈性或壓抑的狀態下,也會因為經歷失落、挫折而產生情緒的起伏,同時也是憂鬱症的好發族群。

 


溫馨小提醒:

全面性的評估與治療,是處理難治型憂鬱症的關鍵。如果您有上述情形,就診時可主動提出來,協助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安排適當的治療!

6. 憂鬱症治療

治療憂鬱症的療法主要有兩種,可以選擇藥物治療非藥物性治療

藥物治療:

    也就是服用抗憂鬱劑。這類藥物會提升血清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等憂鬱症發作時特別缺乏的神經傳導物質。服藥第一週會產生不少副作用,例如反胃,頭痛,心悸等,很多患者無法忍受,但撐過第一週就會適應。抗鬱劑的效果通常需兩週才會開始出現,6-8週療效才會完全發揮。病情嚴重的憂鬱症需考慮藥物治療。此外,約有半數患者對藥物的反應不佳,即使換過兩種以上抗鬱劑病情仍不見起色,臨床上稱為「難治型憂鬱症」。

憂鬱症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你知道嗎?憂鬱症除了使腦身心功能受損,降低生活品質,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癌症、物質濫用、認知功能下降、自殺的風險,若沒有接受治療,症狀平均持續6-13個月,症狀緩解後6個月內約50%復發,若有多於兩次的發作,復發機率70-80%,每次復發,症狀可能更嚴重,對治療反應更不好,所以早期積極治療,對預防復發非常重要。 

抗憂鬱劑作用原理

    醫學研究顯示,突觸間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血清素(serotonin)與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濃度太低,與憂鬱症有關。抗憂鬱劑的作用主要是增加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在突觸間的濃度,以緩解憂鬱症狀。醫師會依個人病情選擇最適合的藥物。  

抗憂鬱劑使用重點

若您正接受抗憂鬱劑治療,須注意以下幾點:

  • 通常要持續服藥10-14天,療效才會逐漸顯現,醫師根據您的服藥反應,決定是否增減劑量或換藥,要症狀完全緩解,通常須持續服藥6-12週。

  • 若服藥後產生副作用或效果不佳,可調整劑量、服藥方式,或換藥,通常1-2週內會改善,切勿自行停藥,以免產生戒斷反應或症狀起伏。

  • 當症狀緩解後,建議持續服藥4-9個月,能將復發率降低到20-40%,若搭配心理治療,復發率可降至20-30%。

  • 若症狀緩解後,持續服藥超過9個月均穩定,可和醫師討論是否減藥或停藥,停藥後2個月內須留意復發跡象。

  • 若過去有三次以上的憂鬱症發作,則應考慮長期持續服藥,以降低復發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 若已嘗試多種抗憂鬱劑,使用足夠的劑量和時間,甚至加上輔助用藥,均療效不理想,應和醫師討論是否合併心理治療其他非藥物治療。 


抗憂鬱劑的類別和副作用

※下表副作用不一定會出現,若出現請不用緊張,大多會在1-2週內緩解,若持續不適,建議盡早和醫師討論,勿自行停藥。


非藥物治療

  1. 維持適當運動及生活作息。
  2. 健康食品:如深海魚油Omega3可輔助改善憂鬱症狀。延伸閱讀:天然的抗鬱物質:EPA (Eicosapentaenoic Acid)含量充足的魚油
  3. 心理治療:工作壓力,親密關係,家庭問題,身心創傷,都是誘發身心症的常見議題。臨床研究證實對憂鬱症有效的包括「認知行為治療」與「人際關係取向治療」。
  4. 正念認知治療:運用呼吸與靜坐等方法幫助患者與負面情緒和平相處,並利用身體覺察穩定自己。是預防憂鬱症復發的標準療法。
  5. 腦刺激治療:rTMS經顱磁腦刺激治療、CES微電流刺激治療街可處理難治型憂鬱症及其他身心疾患。

    延伸閱讀:我該不該試試重複性跨顱磁刺激治療(rTMS)

    TMS治療與心理治療的相遇!如何搭配?成效如何?

     

隨著醫療持續進步,憂鬱症患者除了藥物之外,治療選擇會越來越多。建議選擇療法多元化,專業度也高的醫療院所,充分討論,客製化您的專屬「治療套餐」,讓各種療法相輔相成,協助您重拾身心健康。

7.如何預防憂鬱症復發?

憂鬱症是一種慢性疾病,會有發作期,緩解期,康復期與復發期。

根據長期追蹤研究顯示,大約50%的患者在憂鬱症緩解後6個月內會再次發作,而過去曾有兩次或更多次憂鬱症發作的病人,一生中會有70-80%的機率再度復發,因此,憂鬱症是一個需要急性治療長期保養的疾病。

要預防憂鬱症復發,您可以留心以下幾個面向:

環境、認知因素

憂鬱症復發牽涉到環境中的壓力引發個人的特質、性格因素,包括長期暴露在高壓的環境中(工作及課業壓力、人際及親密關係衝突或暴力)、睡眠長久不足、不適應性的完美主義、習慣不斷反芻性的負向思考與自責...等,都會增加憂鬱症復發的可能。因此在這樣的情境下便有需要思考現在的環境是否適合自己,或是找到相關的人協助您度過困難,如有長期負向認知或完美主義者,也可以找精神醫療、心理相關從業人員的協助。

自行停藥

大多數人在用藥2-3個月便自行停藥,此時藥效發揮最強效果,大多症狀也獲得緩解,但忽略了剩餘症狀而馬上停掉所有藥物。建議您需在醫師評估下停藥,或慢慢減藥

關係中的高度情緒表露行為(High Expressed Emotion )

高度情緒表露行為包括三項特色:常對個案過度批判過度敵意過度情緒介入(凡事太想要幫患者做決定、過度關心)。家庭中若有「高度情緒表露行為(High expressed emotion)」成員,患者復發率將高出許多。

家人或身邊的人如果想幫助憂鬱症患者,除了盡量避免高度的情緒表露行為之外,也需要多加了解憂鬱症的病因、症狀、病程與治療方式,適當與患者互動,以正面字眼肯定、鼓勵患者,增加服藥的順從性,協助培養良好生活習慣,也留心復發之症狀。


振芝團隊主編好書

憂鬱是因為你的大腦生病了
 
「我覺得自己不對勁了,該怎麼辦?」、「我真的需要去治療嗎?」

「吃藥真的有用嗎?」、「心情不好聊一聊就可以?」、「TMS?那是什麼?」

憂鬱症是一種病因非常多重,而且也有非常多種表現樣貌的疾病,在全世界的盛行率大約是6%~8%左右,也就是說,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罹患憂鬱症,在臺灣約有兩百萬人受憂鬱所苦。 許多患者與家屬時常被包裹在濃重的焦慮、絕望感之中,卻也對於治療有許多的顧慮,而不敢踏進來。

這本為您隆重推薦的書,是由台灣臨床TMS治療學會合著的《憂鬱是因為你的大腦生病了:照照磁波,活化腦區,解憂抗鬱新方向》。本書由一位實習心理師的視角出發,和多位精神科醫師對話,完整解說憂鬱症的前中後期樣貌、腦神經病理基礎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還介紹了目前的新興療法-經顱磁刺激術(TMS)之原理、發展,以及如何與藥物、心理治療互相整合,讓憂鬱症得到更全面的幫助。(延伸閱讀:我該不該試試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或TBS治療?

如果你正在猶豫自己是否要接受治療,這本書介紹了不同治療的樣態,也列出了許多的案例分享、臨床應用經驗,或許能提供你一些參考資訊,讓你選擇自己適合的治療方式!


閱讀憂鬱症相關文章

懷孕跟生產,對女性而言,需要經歷完全不一樣的身心歷程,因此有些時候會導致懷孕媽媽在產前或產後有憂鬱症或相關的身心症狀。一般來說,許多看完身心科的共同感想是:「醫師開了藥給我,但我不知道該不該吃?聽說精神科藥物副作用很多,吃了又會產生依賴,該怎麼辦?」而懷孕的媽咪,因為胎中有小寶貝,通常醫師會建議避免使用藥物。即使是產後的媽咪,因為需要哺乳,所以通常醫師也都會盡量建議使用非藥物性治療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