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會怎樣?了解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2024-04-29
頭痛是常見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之一
頭痛是常見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之一

撰文者:振芝診所 邱韻芝醫師

在這個步調快速又緊湊的時代,自律神經失調是相當常見的問題今天就和我們一起來了解究竟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有哪些,以及自律神經失調原因是什麼,最後再透過自律神經失調會好嗎等5個常見問答,幫助你對自律神經失調有更完整的認識,在自己或家人有類似狀況時,能夠立即尋求最合適的協助。

自律神經失調是什麼?

「自律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前者負責面對壓力時的緊張反應,後者負責壓力解除時的放鬆反應,兩者會共同運作來調節身體的功能。正常情況下,我們能適度提高警覺應付壓力,也能好好休息,但如果油門或煞車失靈,兩者不協調,整體功能失衡,就泛稱「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原因與自律神經系統調節失衡有關
自律神經失調原因與自律神經系統調節失衡有關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有哪些?8種常見的自律神經失調狀況整理

自律神經影響的範圍遍布全身,如果你有以下症狀,且在各科別看診後仍檢查不出明確的原因,甚至察覺症狀會隨著緊張程度而起伏,就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常見自律神經可能出現的症狀有:

  1. 睡眠:入睡困難、淺眠、多夢、嗜睡、疲倦
  2. 情緒:低落、煩躁、易怒、恐慌、易擔憂、不安
  3. 頭部:頭暈、頭脹、頭痛
  4. 眼耳鼻喉:視力模糊、耳鳴、鼻塞、口乾、喉嚨緊、異物感
  5. 心肺:胸悶、呼吸不順、過度換氣、心悸
  6. 消化:胃脹、胃痛、胃酸逆流、食慾變多或變少
  7. 排泄:便秘、腹瀉、頻尿
  8. 體溫調節:燥熱、多汗、手腳冰冷、身心易受天氣影響


為甚麼會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原因解析

當我們接收到來自於外在環境或內在感覺的壓力刺激,大腦若判斷身心受到威脅 (例如:別人會不喜歡我、我是不是有心臟病等),交感神經便會活化,產生心跳上升、呼吸加速、肌肉緊張等表現,若前額葉可以做合理的判斷並解除危機,壓力反應就會緩和;但若狀況一直無法解除或強度太高,此時大腦可能會傾向關注和放大不適感的訊號,形成惡性循環,逐漸累積成自律神經失調,使身心症狀持續起伏難以消除。

自律神經失調會好嗎?5個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的FAQ分享

自律神經失調會好嗎?及早尋求專業協助,可提升治療成效
自律神經失調會好嗎?及早尋求專業協助,可提升治療成效

Q1: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

若有身體不適,建議先到內科檢查是否有生理因素,若確定生理無明顯異常,則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反應,此時可以到身心科進行評估。一般來說在身心科會仔細評估心理、睡眠、情緒狀態對身體症狀的影響,從神經的生理和心理面向來調整自律神經,治療方式包括藥物、微電流腦刺激治療(CES)、經顱磁刺激治療(TMS),調整神經的狀態,也有心理諮商、正念方法、生理回饋訓練可以協助釐清想法、行為、情緒等和症狀的關係,去調整心理對生理的影響。

Q2:如何知道自己有自律神經失調?

在文章第2段表列症狀中若有2項以上,且狀況持續超過1個月,明顯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就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衡的現象,建議就醫評估。

Q3:自律神經失調會好嗎?

自律神經失調從症狀輕微短暫,到症狀嚴重且慢性都有可能,要看造成失調的疾病是什麼,對症治療才比較能有效改善。建議在察覺自己有類似狀況時,應趁症狀還不複雜和慢性化時,盡早治療,恢復身心平衡,才能減少對長期健康的影響。

Q4:自律神經失調要吃藥嗎?

身心科藥物能有效降低焦慮、憂鬱、失眠對自律神經的影響。當情緒和睡眠穩定,自律神經就能逐漸平衡,這時搭配作息、運動、飲食、減壓練習、心理調適等,能讓自律神經更進一步平衡和協調,這時可以和醫師討論減藥的方式和時機,並持續維持好的生活習慣,才能預防再度失調。

Q5: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如何改善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的步驟為:

  1. 到身心科評估目前失調的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疾病的影響

  2. 找出影響失調的因素(作息、飲食、運動、壓力、心理),並加以調整

  3. 視症狀嚴重度決定是否用藥物/非藥物(例如微電流腦刺激、經顱磁刺激)的治療

  4. 症狀初步穩定後,持續自律神經的保健 (運動、心理減壓、生理回饋訓練),讓身心恢復平衡健康。

自律神經失調治療經驗分享

42歲鄭小姐,已婚有兩個小孩,一家四口同住,從事文書行政類的工作。來診時鄭小姐表示,自己個性原就容易緊張,近三個月工作量增加,常需要加班,近一個月開始睡不好,心慌、心悸、煩躁不安、肩頸僵硬、疲倦、耳鳴,且血壓變高,收縮壓平常可以到150至160mmHg,有去心臟內科就診拿藥,但她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出狀況,無法照顧家人,故焦慮感一直持續,於是到身心科就診。

就診後鄭小姐接受自律神經檢測,發現自律神經活性偏向交感,心跳變異率偏低,壓力測試過後無法有效恢復平衡,顯示自律神經調節功能不佳。

鄭小姐服用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一週後,收縮壓下降到110mmHg,焦慮感降低,睡眠仍有中斷。在門診建議她練習肩頸放鬆和腹式呼吸,並避免咖啡因攝取,增加走路的時間,睡前一小時避免看手機螢幕。

四週後她睡眠中斷減少,已沒有耳鳴。五週後她感到精神變好,血壓維持正常,焦慮減少許多,藥物從三種減到一種,可以感受到與人交談時不那麼急躁,比較能有放鬆的表情和感受。

六週時追蹤自律神經檢測,偏向交感的程度變小,從壓力恢復的程度增加,但心跳變異率仍偏低。於是建議她生理回饋訓練,練習透過呼吸調節自律神經,經過四週,幾乎每天20分的練習,她的情緒、睡眠、血壓穩定,較少感到緊張,藥物也減到最低劑量。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陪伴您緩解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找回輕鬆的生活步調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具備多位心身醫學科醫師,能以專業的檢測、評估與治療,以及耐心且細心的傾聽,讓每個來到這裡的朋友,能夠暫時停下腳步,專心關注、照顧、呵護自己的身心,讓振芝心身醫學診所陪伴你喘口氣,整頓內心與情緒,準備好後再一起展翅迎向全新生活。


延伸閱讀:

自律神經失調要吃什麼藥?5分鐘認識症狀、治療藥物種類及副作用

社交焦慮是什麼?該如何面對社交的恐懼?5大治療方法一次看!